世界最大水下浮體揭秘
2013-07-04 08:00:52 來源:湖北日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30萬米焊縫“一絲不漏”
水下浮體要在海里持續工作27年,免維修。這要求鋼結構的浮體絕不能漏水。
浮體上焊縫長達300公里,共有5000多個焊口,不能出現一個漏水點。
“我們做到了‘一絲不漏’。”武船董事長楊志鋼說,在焊接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過程中,對每一條焊縫都用超聲波、X射線和磁粉進行探傷,一次焊接成功率達到98.5%。
僅射線探傷,武船就拍了2.1萬張照片,拍片合格率達到了99.9%。在這些照片中,武船曾經發現過一張片子有問題,經過分析,原來存在一個直徑為0.1毫米,也就是比頭發絲粗一點,長度2毫米的一個打磨不凈的夾雜。立即返工。
國內首次大面積室內熱噴鋁
在海底工作27年免修,防腐是個大難題。水下浮體在體內、體外穿上了兩層“防護服”。
體外,武船為浮體涂裝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油漆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,種類多達8種。體內,武船用的是熱噴鋁技術,把0.5毫米厚的鋁絲用高溫熔化后,再噴射到浮體內部的鋼板上,形成一層保護膜。
在2700平方米的大型封閉空間里,采用熱噴鋁技術防腐,這在國內還是首次,其要求比美國防護涂料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協會的標準還高。
封閉空間里,熱噴鋁產生的粉塵無法及時擴散,工人們需穿上特制防護服,以免吸入粉塵。熱噴鋁要在20℃的溫度下進行,當粉塵達到一定濃度時,遇水還會爆炸,這要求工作區域既要通風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好,還要維持溫度、濕度的穩定。
武船為此培訓了約200名熱噴鋁噴涂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工,都是海工裝備制造不可多得的特殊工種作業人才。
安裝精度是造船的10倍
水下浮體放到海底后,全部由水下機器人操作,這要求各種設備的安裝精度高度標準化。
水下浮體的安裝精度是造船的10倍。普通船舶的結構件安裝誤差在1厘米,而水下附體的要求是1毫米以下。
武船建立3大數據庫,材料數據庫控制材料的入庫到發放的過程,生產數據庫記錄生產的每一個環節,質量數據庫記錄每一個檢驗環節。最終形成數十萬字的交船報告。
根據數據庫的記錄,武船和業主可以輕松找到最小的一個零部件的編號、部位。